大厂设计师养成记|这场讲座带你解锁大学四年多维成长路径
来源:原创文章|发布时间:2025-10-16 17:45:06|浏览人次:52

    在设计领域,“进大厂”是许多设计学子的职业梦想。但如何在大学四年里精准规划,从技能、思维到履历全面提升,最终敲开大厂的大门?10月15日晚6点,共美艺苑主办的专题讲座在伟德BV官网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精彩开讲,特邀禾田星锐的鄂老师聚焦“多维设计师成长之路——大学如何规划可以进大厂”,为在场的设计学子们呈上了一份职业规划“黄金指南”。

 

一、爆满现场:设计学子的成长渴望

    晚上6点不到,伟德BV官网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早已座无虚席。来自视觉传达设计、环境设计、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同学们满怀期待,将讲座现场挤得满满当当。大家手中的笔记本和手机都已准备就绪,就为抓住这场讲座里的每一个关键信息。

 

    讲座现场的布置也颇具设计感,简约的白色座椅、富有艺术感的灯光装置,与“设计成长”的主题相得益彰。当主讲人登台时,现场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——一场关于设计职业与人生规划的探索之旅,正式开启。

二、硬核干货:T字形成长+分阶段规划,拆解大厂入场券

(1)多维度提升+T字形发展: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公式

    讲座伊始,主讲人就抛出了“多维度提升自己,T字形发展路径”的核心观点。他解释道:“‘T’的一竖,是你在设计领域的专业深度**,比如你是视觉设计师,就要把PS、AI、C4D等工具练到精通,把某一细分领域(如品牌设计、插画设计)做到极致;而‘T’的一横,是你的跨界广度,包括对行业趋势的洞察、跨部门协作的软技能、甚至是对商业逻辑的理解。”

 

    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理解,主讲人以腾讯、阿里等大厂的设计师招聘需求为例,分析了“专业能力+综合素养”的双重要求——大厂需要的不仅是“画图匠”,更是能理解业务、解决问题、推动创新的复合型设计人才。

(2)大学四年分阶段规划:从新手到精英的跃迁

“大一该练软件,大二要攒作品,大三得冲竞赛……”主讲人把大学四年拆解成了清晰的成长节点:

• 大一年级:聚焦“打好基础”。主讲人强调,设计软件是设计师的“武器”,PS、AI、Figma这些工具必须在大一开始系统学习,通过大量的临摹和练习,把操作熟练度拉满。现场他还展示了优秀的大一学生练习作品,鼓励大家“别怕起步慢,就怕从不开始”。

 

• 大二年级:核心是“积累作品+参赛镀金”。他列举了国内外含金量高的设计赛事(如大广赛、学院奖、红点设计奖等),详解了如何从赛事中锤炼设计思维、打造作品集,并透露“大厂HR筛选简历时,竞赛获奖经历是重要的加分项”。

• 大三年级:重点在“实习实战+明确方向”。他建议大家利用暑假和课余时间寻找优质实习机会,无论是大厂的暑期实习,还是设计工作室的项目实践,都能让你提前触摸行业脉搏,明确自己的职业偏好(是做UI设计、品牌设计,还是影视后期?)。

• 大四年级:关键是“作品集打磨+面试冲刺”。主讲人现场分享了大厂作品集的“黄金结构”——从项目背景、创意推导、设计执行到成果复盘,每一环都要体现你的思考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(3)AI时代:设计师的危机与机遇

   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AI生成设计作品的能力越来越强,许多同学都担忧“设计师会被AI取代吗?”

    主讲人以“手绘VS AI生成”的趣味互动环节,解答了这个疑惑。他展示了几张风格各异的设计作品,让现场同学抢答“哪些是手绘,哪些是AI生成”。抢答正确的同学还获得了精美的设计周边奖品,现场气氛一度达到高潮。

 

    最终他总结:“AI是工具,不是对手。未来的设计师,要学会利用AI提高效率,同时更要深耕‘AI做不到的事’——比如创意策略、情感化设计、用户洞察等。”这番话让在场同学茅塞顿开,也为大家指明了在技术变革中的成长方向。

三、抢答互动:奖品与思考的双重收获

    讲座中途的抢答发奖品环节,将现场氛围推向了另一个高潮。主讲人抛出的问题既考验大家对讲座内容的吸收,又延伸了设计职业规划的思考维度:

 

• “大厂设计师招聘中,除了作品集,最看重哪项能力?”

• “你认为AI对设计行业的影响是‘威胁’还是‘机遇’?请简述理由。”

    同学们踊跃举手,有的结合讲座内容提炼观点,有的分享了自己对行业的观察。答对的同学收获了设计书籍、定制鼠标垫等精美奖品,没抢到机会的同学也在思考中深化了对职业规划的理解。

四、总结:这场讲座,不止是“进大厂”的攻略

    讲座持续到晚上7点,最后主讲人还分享了“设计新人如何积累行业资源”的实用技巧,包括关注设计行业公众号、加入优质设计社群、参与线下设计沙龙等。他强调:“职业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路线图,而是在不断探索中明确方向的过程。这场讲座给你的不是‘标准答案’,而是‘解题思路’。”

 

    走出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时,许多同学还在热烈讨论着讲座内容。有同学感慨:“以前觉得‘进大厂’很遥远,听完讲座才发现,只要分阶段规划、针对性提升,这个目标其实很清晰。”也有同学已经开始在手机备忘录里列自己的“大学设计成长清单”了。

    这场讲座,不仅是一次“进大厂”的方法论分享,更是一次设计学子的“觉醒时刻”——它让大家明白,大学四年的每一步都有意义,而清晰的规划与持续的行动,是通往职业理想的必经之路。